行业资讯 | Industry Information

2025两会闭幕:《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提案》获立案,国家药监局、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办理




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对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。此次提案办理标志着我国干细胞监管从“谨慎探索”转向“主动布局”,为全球细胞治疗竞争抢占先机。





在2025年全国两会的热议中,一项关于干细胞药物研发的提案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这项由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提交的提案——《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提案》被正式立案。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细胞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,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医疗时代即将来临。

该提案重点围绕干细胞治疗、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提出建议,包括加强产业政策供给、深化国际合作、优化资金投入等。该提案由国家药监局、卫健委、商务部等多部委联合办理,成为我国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‌。


丁列明委员的提案聚焦三大方向:

强化审评能力建设:建议提升国家药监局对干细胞药物的专业化审评水平,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评价体系。目前,国家药监局已启动干细胞审评专家库扩容计划,并增设基因治疗专项审评通道。


完善产业链协同机制:工信部联合商务部提出“产业链创新联合体”支持计划,鼓励科研机构、药企与临床医院共建技术转化平台,重点突破规模化制备、质量控制等“卡脖子”环节


优化临床应用与监管:卫健委将修订《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》,扩大干细胞治疗在罕见病、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试点范围,并探索商业保险支付路径



干细胞提案获多部委联合推进
一、‌提案背景与战略意义‌
丁列明委员在2025年两会上提交的提案,延续了其在2024年两会关于干细胞产业的建言成果(该提案曾获国家药监局、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办理,并推动《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(试行)》出台)‌。提案聚焦干细胞与基因治疗(CGT)领域,旨在通过政策突破、技术转化和国际竞争布局,推动我国从“跟跑者”向“领跑者”转型,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制高点‌。
二、‌提案核心内容与建议‌
1.政策支持与多部委协作‌
在加速构建国家级政策框架‌方面,提案建议由国家药监局、工信部、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制定细胞治疗产业专项政策,覆盖研发、生产、临床应用全链条,推动行业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‌。同时提案建议强化产业链协同‌,支持上游研发(如干细胞存储技术)、中游制备(如CAR-T细胞疗法)与下游应用(如癌症、糖尿病治疗)的协同创新,提升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‌。
2.技术转化与产业布局‌
提案建议优化审评审批流程‌,为干细胞药物开辟特殊审批通道,简化临床和上市申请程序,缩短研发周期;制定专项政策支持临床基地建设、生产设备购置等关键环节‌。提案还建议推动全产业链发展‌,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资源,解决低水平重复研发问题,加速形成覆盖基因编辑、细胞制备、冷链物流的完整产业链‌。
3.支付机制与市场培育‌
探索多元支付体系‌,提案提出建立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、政府补助为辅的支付模式,降低患者治疗成本;研究医保支付标准与药品定价分离机制,保障企业合理回报‌。同时还建议政府产业基金与风投机构协作,培育“耐心资本”,支持长周期创新项目,避免企业因资金链断裂“倒在黎明前”‌。
三、‌提案落地进展与产业影响‌
目前,国家药监局、商务部等部委已着手研究提案内容,预计未来将出台细化政策,重点解决干细胞药物审批监管、产业链协同等核心问题‌。在广东、浙江、河南等地率先行动,将细胞免疫疗法、基因治疗纳入地方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方向,并出台专项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‌。市场预测‌2023年我国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已超142亿元,提案若全面实施,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700亿元,年均增长率超30%‌。
丁列明委员的提案通过‌“政策突破—技术转化—市场培育”三位一体策略‌,直击我国干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三大痛点:其一,政策壁垒‌,通过多部委协作优化监管体系,加速创新药物上市‌;其二,研发效率‌,以审批改革和产业链整合提升技术转化效率‌;其三,支付难题‌,以多元支付机制降低患者负担,激发市场需求‌。
该提案若全面落地,将推动我国细胞治疗产业实现从“实验室到临床”的跨越式发展,并为全球生物医药竞争格局注入中国动能‌。



提升国际竞争力 核心是创新

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对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。此次提案办理标志着我国干细胞监管从‘谨慎探索’转向‘主动布局’,为全球细胞治疗竞争抢占先机


丁列明委员直言,中国创新药虽然已经实现出海,部分产品也已经走向世界,已从“跟随者”到“领跑者”,特别是在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细胞与基因疗法等前沿领域,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正在快速崛起,并逐步参与全球竞争,但还有不少挑战需要突围。


此外,他揭示的药品研发的“三个10”这一组数据触目惊心,即高投入(年均10亿美元)、长周期(至少10年)、低成功率(不超过10%)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创新药研发的艰难与挑战。


随着今年年初我国首款干细胞药品获批上市,预计2026年前将有3-5款国产干细胞新药进入上市申请阶段,在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,我们期待更多的好消息。


 
©  GENESIS STEM CELL  All Rights Reserved 领航干细胞  版权所有  苏ICP备1904856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