间充质干细胞(MSCs)在慢性疼痛管理中的一个典型应用是治疗由骨关节炎(Osteoarthritis,OA)引起的慢性疼痛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,导致关节软骨退化、骨质增生和关节炎症,从而引发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。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只能缓解症状,而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关节组织。
MSCs在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的治疗中主要发挥以下几个作用:
其一,MSCs能够分化为软骨细胞、成骨细胞等,直接参与修复受损的关节软骨;
其二,MSCs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,能够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,如血管生成素、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,这些分子能够抑制炎症反应,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。

一项由东京医科大学、京都大学等多个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的临床试验招募了10名慢性膝关节疼痛患者,将他们自身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损伤的膝关节中,以验证自体MSCs移植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经过5年的随访,患者膝盖半月板上的损伤愈合,疼痛显著缓解,并且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。

在另一项随机对照的IIb期临床试验中,12名患者接受了关节内注射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(ADSC),与12名接受生理盐水注射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了比较。结果显示,在6个月的随访中,ADSC治疗组的骨关节炎指数(WOMAC)评分显著改善,而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变化。同时,磁共振成像(MRI)评估显示,ADSC治疗组在6个月时软骨缺损未见显著变化,而对照组的缺损则有所增加。

该临床研究表明,关节内注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为OA患者提供令人满意的功能改善和疼痛缓解。通过这种治疗,患者不仅在疼痛缓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同时在关节功能的改善上也有明显提升。这为骨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,从根本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。